•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转载]徽故事:苏皖边界种白茶……

阅读次数: 作者: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发布时间:2021-01-22 16:20
[字体:  ]

早上七点,晨光熹微,吴志成的身影早已出现在自家茶园。层层梯田间,他来回奔走,双手不时交错翻动,检查着茶树的打苞和施肥情况。“正月过半,这白茶就要开始抽芽了,等温度一升,整个茶园全是鲜叶的清香!”望着满山茶田,吴志成嘴角带笑。

走进安徽省郎溪县下吴村,百亩茶园和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文化内涵丰富的墙体彩绘比比皆是。很难想象,这个位于苏皖边界的小山村在十多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山体裸露,尘土飞扬,邻靠荒山的村民们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养家糊口,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000元。

穷则思变,脑子活、胆子大的吴志成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两委干部带着从江苏学习来的先进种茶理念找到吴志成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一没技术、二没经验,村民们听说吴志成要在荒山上种茶叶,纷纷摇头。“那时候没人看好,都不相信我能成。”吴志成一家一家去跑,一户一户去谈。2010年底,他流转了90多亩荒山种植白茶。

购买茶苗、施肥抗虫、学习技术,奔波多地学习种茶经验,吴志成忙的不亦乐乎。然而好景不长,汛期来袭,一场洪水让很多刚刚栽下的茶苗被连根冲走。“山土都被冲下山,留下的坑有半人深。”望着一片狼藉的茶园,吴志成夜不能寐,一筹莫展之际,村干部登上了门,“每亩地补助一百元,帮你把茶苗补上。”

当地政府的大力帮扶让吴志成的白茶种植之路,走得越来越稳。2013年他建成了一条茶叶生产加工流水线,随后又把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100多亩。白茶的价格持续向好,最高时卖到3000元一斤,丰厚的回报,让吴志成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吴志成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白茶产业,并无偿提供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指导,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原先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开荒种茶,依托茶产业脱贫致富。

new image - 1whms.jpg?x-oss-process=style/w10

张文豪 摄

吴金宾今年56岁,家中六口人,“妻子身体不太好,治病得花不少钱,自己也没法外出干活,因此成了贫困户。”吴志成得知情况后,亲自去到他家。“来我茶园帮忙,离家近,干不干?”

就这样,吴金兵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茶园里有活,他首先安排我们贫困户来做,活不累,150元一天,一年下来能有6000多。”2015年,吴金兵成功脱贫。在吴志成的引导下,吴金兵也种植了10亩白茶,每年营收能有3万多。“现在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看着满山碧绿的茶树,吴金兵笑着说。

“茶叶只要摘下来就是钱!很多村民靠种茶富了起来。”下吴村党总支部书记蒋福金说,近几年,下吴村涌现出许多向吴志成这样的种茶大户,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820亩,成了全乡唯一的一个茶产业专业村,依托村白茶产业扶贫基地逐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19年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大家共同致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我们村现在成了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环境变美了,道路也通畅了,今后我要创立自己的品牌,让下吴村的茶叶销往更远的地方。”吴志成对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