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注册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通告

关于宣城市政协2017年第199号提案的答复

阅读次数:2402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6-25 10:34
[字体:  ]

 

 

庞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创新创业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创新创业工作情况

1.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一是完善政策服务体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连续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宣政办〔2015〕12号)、《大力推进大众创业工作补贴奖励资金申领发放暂行办法》(宣人社发〔2015〕25号)、《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宣政〔2017〕33号)、《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办法》(宣政秘〔2017〕39号)、《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宣发〔2018〕7号)、《宣城市“宛陵聚才行动”若干政策》(宣〔2018〕41号)等文件,涵盖人社、科技等多部门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通过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冠市名企业名称实行属地受理网上核准的工作机制等方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2.不断拓展创业空间。一是市委市政府投资100亿元打造安徽南部创新高地的宛陵科创城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二是宣州经开区成功转型更名为省级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被省政府推荐上报国务院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三是着力推进创新载体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备案的市级以上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14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2家、市级5家;众创空间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9家。汇聚各类创客8000多人、入孵企业达472家。

3.积极营造创业氛围。一是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双创氛围。发改、经信、人社、科技、妇联等部门接连举办“创响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赢在江淮”创新创业大赛、宛陵科创城创新创业大赛、十佳创业女性“双创”路演大赛,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相继举办宛陵科创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在宣城”大学生创业大赛。人社部门2018年举办了首届“创业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全市100名创业之星。一系列双创赛事和活动的举办在社会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为促进我市深入开展双创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争取高校、科研院所在宣城设立分支机构。目前,我市已建立安徽工业大学宣城研究院,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安徽工程大学、上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物联网中心等多家国内外知名院所达成合作意向。

二、下一步打算

1.聚焦团队评审,做好人才招引工作。做好2018年高层次科创团队评审工作,确保全年引进创新团队10个以上,争取省科创团队专项资金支持团队3个以上。进一步加强科创团队项目服务,为科创团队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关心、爱护,全面落实人才扶持政策,努力做到科创团队“引进来、留得住、成长快”,通过人才团队的招引,培育高科技公司、领军型企业、龙头型企业、独角兽企业。

2.积极创造氛围,唱响双创好声音。积极加强对大赛的宣传发动,广泛动员,组织我市符合条件的参赛对象踊跃报名,并积极配合做好大赛的宣传和推介活动,为宛陵科创城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好的项目入驻宛陵科创城。

3.搭建转化平台,加速成果转移转化。支持高校院所在我市设立研发技术转移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发展技术市场,实现企业需求在“家门口”直接对接,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重点推进上海大学宣城技术转移中心筹建工作,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进行对接。

以上是对您建议的答复。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衷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A类

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联系人:周飞

联系电话:3022780

 

 

 

2018年6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