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搭建创新平台,全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1-08-24 07:32
[字体:  ]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推动技术进步、支撑产业发展的引擎载体,具有加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与产业扩张等驱动功能。建好用好创新平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是强化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

(一)立足企业主体,建设科技研发平台。一是引导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目前,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90家,企业科技研发平台数量占全市创新平台数量的比例达89.6%。二是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采取财政后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上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3.1%,居全省第5位。三是积极完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科技研发平台绩效考核,2020年,我市共5家创新平台获批省级考核优秀,居全省第5位(詹氏食品、皖南电机、司尔特肥业、凤形耐磨、博瑞特热能等5家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获优秀评价)。

(二)依托产学研合作,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市加大与高校院所对接,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中科院物联网中心、中科院宁波所、中国机械研究总院、中国农科院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院所对接,共建技术转移中心、产业研究院等。目前,已建成安徽工业大学宣城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宣城分院、安徽工程大学宣城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今年以来,我市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合工大等国内知名院所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207项。

(三)围绕产业技术提升,打造产业集聚平台。一是依托合工大校区、安徽民营企业科创联盟,投资百亿元合力打造“宛陵科创城”科研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转移转化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成长性产业,目前一期项目投入运营,并创成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二是突出创新载体建设,创建国家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支持宣州经济开发区升级提升为安徽省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各类园区集聚。三是加强对接苏浙沪,共建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在上海松江建设宣城(上海)科创中心,探索建立“孵化在外,转化在宣”模式,协助宁国市积极建设中德合作产业园宁国分园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