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科技局> 政策法规>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839/202106-00026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6-25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839/202106-00026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6-25
宣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发布时间:2021-06-25 10:09 来源: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6月18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关键阶段。科学编制和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对于全上下抢抓历史机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美好宣城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回顾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统筹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一起抓,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创新驱动,从“高位谋划”到“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相继召开了高规格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高层次科技人才座谈会;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科创团队招引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科技重大专项资金、G60创新券。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聚力创新发展,全力抓好“三个一”:落实好“1号文件”(《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打造好“一座城”(宛陵科创城),建成G60创新高地;建设好“一块飞地”(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强化G60科技创新协同。

二是创新能力,从“单项争先”到“全面提升”。5年来,我市科技创新潜力从全省第12位上升到全省第1位,创新实力从全省第8位上升到全省第6位创新综合能力全省第9位上升到全省第3位。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从15.98亿增长到29.59亿(居全省第6位),增长85.17%;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提升到65%左右市科技局承担的省对市目标管理考核综合排名连续居全省前6位。

三是创新主体,从稳步推进”到“倍增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66家增长到382家(居全省第6位),增长1.28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已连续5年保持15%以上增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居全省第5位),实现翻番。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5.15件增长到16.1件,增长2.13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0.74%提升到1.59%(居全省第6位),增长1.15倍;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由不到5000万元增长到65.86亿元(居全省第4位)。

四是创新平台,从单点发力”到“多点突破”。宛陵科创城正式开园,并创成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宣城(上海)科创中心落户松江;宣城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国家火炬宁国橡塑密封件特色产业基地建成验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实现零突破。加强与大院大所对接,年均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项目300项以上。全市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从112家增长到212家(居全省第6位),增长89.29%。

五是创新人才,从孔雀南”到“宛陵汇聚”。着力加强人才引育,全市人才总量达31.6万,比2016年增加10余万人,培育国务院、省政府特贴专家78人,省“特支计划”22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9个。着力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宣创新创业,全市累计招引落户人才团队70家,引进各类高端人才240余人,引进创业资金13.86亿元。其中,29家团队入选省级扶持团队,居全省第3位;45家团队项目已正式运营生产;28家团队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培育)企业

六是创新格局,从“一枝独秀”到“群芳争艳”。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持续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我市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县域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宁国市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广德市、宁国市获批“中国创新百强县”;宣城高新区列入科技部国家高新区考察名单;宣州洪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国家级验收;泾县、绩溪、旌德、广德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二、发展思路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在宣城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宣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皖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坚持系统思维,注重运用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推动科技“双招双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高峰高原相得益彰、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科技强市和创新宣城。


三、基本原则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作为宣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着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树牢创新发展意识,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内生动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更多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不断加快创新型宣城建设步伐。

——坚持把协同创新作为重要抓手。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广泛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G60科创走廊、南京都市圈、环太湖科技创新圈以及其他惠及我市的国家及省区域协同发展体系,充分利用市外、省外高端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性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把成果转化作为主攻方向。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完善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先进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形成生产力,加快提升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宣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创新人才作为重要支撑。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培育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四、发展目标

2025年,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基本形成具有宣城特色,融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支撑体系、科技治理体系等为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力争建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具体目标为:

——创新实力实现“三倍增”。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以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00亿元以上;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20左右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创新能力实现“四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左右。创新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重要支撑。

——创新活力实现“五突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飞地”建设、宛陵科创城平台建设等5项任务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不断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重点开展大行动。

)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发展行动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制造强市建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培育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1.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强化科技支撑和应用示范,深入推进“2+8”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行产业链“链长制”、产业集群“群长制”,培育一批“链长”“群主”企业,着力打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力争通过5~10年的时间,实现“2868”发展目标,即形成千亿级产业2个、500亿级产业8个,十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以上。

——汽车零部件产业。依托宁国、广德、宣城经开区、郎溪、绩溪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围“零部件-核心件-整车”的发展思路,以整车带动零部件产业发展,以零部件产业完善整车配套环境。

——新能源产业。聚焦长三角重要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目标,依托宣城经开区锂电池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拳头产品和领军企业。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广德PCB产业、宁国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重点支持高密度互联多层印制电路板、多层挠性板、刚挠印制电路板、特种印制电路板,积极引进培育发展5G零部件产业。

——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依托泾县电机泵阀产业郎溪电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永磁同步电机、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环保等领域应用的中高端泵阀,积极引进节能电梯整机。

——新材料产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材料产业基础,依托富凯特材、华威铜箔等,重点突破高性能轴承钢、特种钢、超薄电子铜箔、高档电子铝箔等高性能金属新材料,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特色新材料产业。

——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以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宛陵科创城等为载体,依托宇呈航天、科大讯飞等,打造空间信息、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各产业深度融合

——文房四宝等文旅产业。依托宣纸集团、宣纸特色小镇、宣砚特色小镇、国家文房四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推进文房四宝产业向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推动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工业旅游综合产业转型发展。

——精细化工产业。依托司尔特肥业、广信农化、亚邦化工等,积极发展绿色农药、新型复合肥料、电子级氰氟酸、酞菁系列有机颜料、有机硅、高分子功能膜等,积极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拓展。

——绿色食品产业。依托宣酒集团、古南丰酒业、紫燕食品、詹氏食品等,培育壮大营养保健产业、食品后市场,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大健康产业。依托福元药业、国药精方、美诺华、黄山胶囊、柏维力等,构建现代医药产业体系,打造集养老、度假、休闲、康复于一体的长三角大健康产业基地。

2.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实《宣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服务业改革试点,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聚焦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批高水平聚集区和创新平台。加快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创新发展,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园、长三角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宣城智慧物流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有效融合。

3.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ABCD差别化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大力实施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工程。到2025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户,新增产值超100亿元企业2户以上、超50亿元企业5户。

研发经费投入与科技金融行动

4.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县(市、区)政府把科技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在年初预算安排中予以重点保障,并将各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情况作为推荐各类科技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引导县(市、区)财政逐步增加科技投入。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用好用活市县(市、区)天使投资基金、科技创新资金等各类财政科技资金,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调整和优化财政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多种投入方式,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充分发挥财政经费“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确保我市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5.引导企业逐步增加科技投入。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对经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要严格按照其研究开发经费占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要求,增加科技投入;对企业申报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改造以及科技创新团队等科技创新项目,研发投入强度必须达到一定要求。发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严格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大政策宣讲和培训力度,让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引导激励广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将享受到的所得税减免部分,以及执行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时所享受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减除部分,安排用于研发创新活动,激发企业加强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推动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强化科技金融创新,加强与银行、担保、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继续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试点工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改善研发条件,形成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良性循环。谋划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采取风险补偿、融资担保、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放大财政投资效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在我市设立相应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开展资本市场融资,培育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其他板块上市融资,按照有关规定对新上市企业进行奖励,提高我市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7.加强和完善科技投入管理。加快推进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执行财政科技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强化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运用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全过程进行科技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和验收管理。加强科技项目和经费评估验收,联合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采取现场核查或委托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定期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发挥绩效评估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

三)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借助长三角资源、平台等优势,以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强化“双招双引”,推动更多本土企业登录资本市场,引导企业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科技经费管理、科技创新人才管理制度,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户。

8.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科技型企业引育力度,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建立招商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库,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登记。在项目牵引、专家帮扶、投资跟进、平台支撑等方面加大对创业企业扶持,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现有中小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发展活力,促进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提升转型。支持科研要素和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

9.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完善分类指导培育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针对知识产权、研发费用等薄弱环节,一企一策”给予帮扶,实现引进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联合高校院所建设研发机构,加强创新机制探索及落实,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及转化。支持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加大对企业发明创造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导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服务。

专栏1: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工程

◆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遴选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到2025年,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企业达1000户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遴选技术先进、成长较快的科技型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户。

◆创新型企业龙头工程:遴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予以全方位支持。到2025年,入选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0户以上。

10.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在优势领域、细分市场加快成长为单打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鼓励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支持有条件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强化源头创新。推动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引导领军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开展技术并购和集成应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创新战略、规划、标准和政策制定机制,倡导各级科技部门深度对接科技企业家,打造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企业家队伍。

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

培育多元化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域的创新创业服务网络,为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提供支撑,到2025年,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400家

11.高水平建设基础研究平台。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布局建设省新型研发机构、省重点实验室,争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或参与省实验室建设。到2025年,力争依托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基础研究平台5个以上。

12.高层次建设技术创新平台。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提质扩面。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创新平台提能造峰。力争每年新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10个以上。

13.高标准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企业加强与中科院系统、中国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校合作,设立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好用好宛陵科创城、宣城(上海)科创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对接科创资源,构建“孵化在外、转化在宣”的发展模式。

14.高质量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相关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参与,围绕十大产业链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分行业跨区域打造省级和争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到2025年,力争“十大产业链”全覆盖,新建省级以上产业创新平台5个以上。

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行动

15.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深入实施“宛陵聚才行动”,聚焦前沿产业、未来产业,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宣创新创业。鼓励企业与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进行嫁接重组,创办科技型企业。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成果成熟并能在18个月内转化为产品、形成销售收入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宣创新创业,以产业基金或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300万元至2000万元支持。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支撑的科技人才团队项目一事一议、重点扶持。

16.打造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计划,每年组织100名左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以提升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企业家。统筹实施技能人才振兴项目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计划,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造就一支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人才结构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17.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有效发挥同行、用户、市场、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鼓励海内外各类人才到宣城创新创业,安全稳妥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为外籍人才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积极协调做好来宣各类高层次人才配偶调动、子女入学、落户等各项服务工作,努力优化人才来宣创新创业环境。适时调整并完善人才计划、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发挥政府人才资金引导作用。发挥市人才服务中心作用,大力引进和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构建资源共享、协作互助的人才服务大市场,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专栏2: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工程

◆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招引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招引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成果成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宣创新创业。到2025年,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20个左右。

◆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技能人才振兴项目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计划。到202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4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0万人。

◆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计划: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行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创新型企业家。

六)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

抢抓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一地六县”合作区南京都市圈建设环太湖科技创新圈等战略机遇,深度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与长三角在创新资源、产业协作、技术转移转化等领域的无缝对接和互联互融。

18.加快“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一地六县”合作区规划建设部署要求,把“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作为全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号工程”,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推动综合协调中心服务区和郎溪、广德片区规划建设,加快推动中国(安徽)自贸区宣城联动创新区建设。按照对标“青吴嘉”、打造“四区一基地”战略定位,着力先行先试、实干快干,加速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建成我市乃至全省新兴产业增长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9.融入“两圈多廊带”建设。深化与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快宁淮宣生态经济带和苏皖合作示范区、宁宣产业园建设。力争全市域加入杭州都市圈,支持宁国、绩溪等地设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联动发展区块。参与共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积极融入科技与制度双轮驱动、产业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

20.强化产业创新协同。紧扣宣城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瞄准长三角地区相关联技术和产业外溢的机遇,强化精准化、常态化对接,实现与长三角相关产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深度融合。细化优先承接发展和引导优化调整的产业目录,做好高质量承接文章,重点承接高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积极支持企业参与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21.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拓展科技资源共享渠道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的政策协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工作。积极对接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文献数据、信息资源协作共用。鼓励全市企业参与长三角等区域创新挑战赛等活动。加强与安徽创新馆、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浙江科技大市场等专业化技术交易市场对接。依托长三角专业化技术转移平台或机构,推进技术经理人交流与培训,引进长三角高水平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推进全市技术交易平台与长三角同类平台的互联互通、无缝对接。

专栏3: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实现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探索具有宣城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加速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

◆宛陵科创城建设:高水平推进宛陵科创城建设和运营。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不少于1个,技术合同交易额30亿元以上。

◆国家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依托南部科教园区打造创新发展试验区,争创国家创新发展示范区。谋划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性能新材料、生命科技等前沿产业、未来产业。

 

七)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行动

重点推进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战略、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工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激活创新要素,加大创新要素供给,形成政策高效协同、资本充沛联动、创新文化活跃、创新成果迸发的崭新局面。

22.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充分运用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探索推进政府性基金、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产业科技创新。加强政银企对接,提升金融政策效能,引导金融资金更多支持创新发展。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投资。支持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改制、挂牌、上市融资。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地方准金融机构、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入驻,提供科技金融服务。

23.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企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规范化建设工作,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加强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支持企业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资本化。实施核心专利产业化项目,鼓励专利有效运营,提高知识产权实用价值。加强知识产权企业内部保护和外部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环节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切实保护创新创业者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引进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尊重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专栏4: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行动

发挥天使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投资。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前端延伸。支持保险机构拓展科技保险险种范围,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多保障。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对标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融资上市。探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与运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24.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深入实施“新时代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积极开展科普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普宣传教育,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好科技活动周、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科普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尊重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探索建立改革创新试错容错机制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扎实做好科技政策、重大科技成果、创新人物、创新型企业的宣传工作,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科技保密管理,提升科技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筑牢科技发展安全屏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建设,统筹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重大政策、重大事项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的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强化部门和县市区协作,建立目标责任制,逐层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引导各类创新主体确定科技研发计划及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将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优先纳入市、县(区)相关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促进人才、资金、设备、装备、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二)强化政策支持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着眼长远和全局,聚焦提高科技创新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健全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专注问题、需求、目标导向,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有效促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投入,走创新转型发展之路。

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用好知识产权奖补政策,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做好知识产权服务,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强化管理,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工作机制,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持续放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撬动效应,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科技企业,推动社会资金更多的用于科技创新,为我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助力。

(三)深化改革创新

扩大科研人员在技术路线选择、资金使用、团队组建、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持续组织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精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合并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

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完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发现机制,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育锻炼人才。

(四)细化责任分解

将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内容,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考核指标量化分解,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完善考核结果通报发布和奖惩措施,形成倒逼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工作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

建立科技创新规划动态监测机制,适时开展规划评估,定期公布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督促检查,确保规划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