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科技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839/202503-0000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城市科技局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12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839/202503-0000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宣城市科技局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12
宣城市科技局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5-03-12 09:47 来源: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5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省科技厅工作要求,制定市科技局2025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突出重点、提高质量、讲求效益、奋勇争先”的工作导向,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跑出科技创新驱动宣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二、主要目标

全面完成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7%左右;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个以上;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新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三、重点工作

1.强化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坚持管党治党与科技创新同部署、同落实,推动党建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

2.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入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和保障激励作用,扎实推动全市科技事业行稳致远

3.加强科技创新法治保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科技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开展法律服务”责任制,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深入企业,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科技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科技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4.深化“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健全电子信息产业链专班,梯次培育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抓好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赋能科技投资提质增速

5.高质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聚焦“2+3+4”产业,加快我市已获批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和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立讯精密等企业高能级创新研发平台建设进程,协同推进精细化工重点企业广信农化、宁国化工园区等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落地。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引进嫁接优质科创平台。

6.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扎实做好技术合同和成果登记工作,支持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生产智造。做优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推行企业创新积分制,做好科技领军企业申报推荐工作,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强化涉企创新政策引导,推进规上制造业企业“三清零”内涵提质增效。

7.积极申报科技领域项目深度围绕“2+3+4”产业链持续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以项目点赋能行业面,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指导企业凝练科技项目申报省科技创新攻坚项目,争取省级财政支持,通过项目畅通产学研合作,增强创新活力,提升科创水平;聚焦科研基础条件保障,常态化对接报送LZ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点对点关注县域产业龙头企业,凝练标志性、前瞻性、引领性项目建设需求,重点组织、重点推荐,推动科技重大项目攻关。

8.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征集、凝练企业技术需求,案例化汇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加强市县特色优势产业与周边高校强势学科产学研对接。分发挥安徽“双创汇”平台作用,积极落实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筹备工作,实现科技成果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从科技成果供给侧入手,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9.深化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主动链接沪苏浙创新产业资源。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举办第三届高端智库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会,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配置、产业链跨区域深度合作。

10.深化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常态化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定期发布企业科技人才目录,让企业成为人才集聚的“主阵地”。精心选派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赴重点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不少于20人。组织参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推进人才资源共建共享。

11.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发挥省科技大脑技术平台作用,精准筛选推送县域特色产业科技成果,形成科技成果高效供给。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工具,推动项目、平台、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县域产业,提升县域创新能力

12.推动科技金融赋能深化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双牵引”工程,嵌入“贷投批量联动”,推进“批量推荐—分级评估—协同授信—贷投联动—风险补偿—共同成长”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期耐心金融,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发展和良性循环。

13.深化电子信息产业“双招双引”。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链,按照“2+3+4”产业链专班“七个一”工作机制,压紧压实推进组成员单位责任,明确工作措施、完善运行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集中力量、高位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双招双引”工作。

14.持续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坚持实事求是,把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作为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健全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统筹抓好文明创建、意识形态、安全生产、机要保密、政务公开、财务资产、信访等各项工作,严格落实重点事项督办等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各项工作高效落实。